头像
李键
副教授
林学院
电    话:
电子邮箱:
jianli@fafu.edu.cn
办公地点:
邮    编:
  •    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福建省高层次人才(C类),福建生态学理事,研究兴趣较为广泛,从森林可持续经营(生态恢复与森林景观格局过程分析与模拟)、林木新品种筛选与创制,林木对低磷环境的适应机制,林木与微生物互作机制及促生微生物菌剂开发到林木遗传转化体系建立、林木生物信息GWAS都涉及,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下先后在Soil & Tillage Research》《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Catena《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山地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三十余篇,目前培养过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自然地理学、森林经理学、海岸带森林与环境的学术型硕士以及林业专业硕士,已毕业的8位同学有5位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所培养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6人次,福建农林大学严家显最高奖学金1人次。目前科研上的主要精力是围绕林木种质创新和人工智能表型组,培养有潜力的学生,欢迎感兴趣的本硕博士加入课题组。

  • 2000.92004.6,中国农业大学,园艺专业,大学本科/学士,导师 徐 峰 

    2004.92007.6,福建农林大学,生态学专业,研究生/硕士,导师 洪 伟 

    2010.92013.6,福建农林大学,海岸带森林与环境专业,研究生/博士,导师 洪 伟 


  • 2007.72009.10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助 

    2009.112022.5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讲 

    2022.6 -至今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副教授

    期间:

    2015.92016.3,美国Iowa State University访问学者,导师Tomas Peterson 教授

    2015.92020.8  校聘副教授(20209月学校取消校聘制度)

  • 雷公藤离体培养与高频植株再生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2012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三

    农林院校生态类精品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18获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七

    万植物联-未来智能植物生产系统的服务商,2020年获第六届福建农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排名第二

    生态文明背景下农林院校《景观生态学》课程结构优化与教学策略研究2016年获福建农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三

    农林院校《景观生态学》精品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2013年获福建农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三

    第十二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福建省本科组北斗科技创意类一等奖(指导教师排名第一)

    第十二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大学组北斗科技创意类三等奖(指导教师排名第一)

    福建农林大学优秀教师(2019

    福建农林大学优秀班主任(2020

    福建农林大学五四青年奖章(2014,2019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模范班主任(2015,2019

    福建农林大学创业就业先进个人(2011,2018,2020,2021

    福建农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21)


  • 1.已毕业学生:


    姓名

    学历类别

    专业

    就读时间

    毕业去向

     

    硕士研究生

    海岸带森林与环境专业

    2015-2018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博士生

    梁安洁

    硕/博士研究生

    海岸带森林与环境专业/森林经理

     2016-2023

    福建医科大学

    李冠军

    硕士研究生

    海岸带森林与环境专业

     2017-2020

    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

    刘鑫铭

    硕士研究生

    自然地理学

    2018-2021

    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教师

    刘   

    硕士研究生

    自然地理学

    2019-2022

    福建农林大学博士生

    赵   

    硕士研究生

    自然地理学

    2019-2022

    重庆大学博士生

    赵  君硕士研究生自然地理学2020-2023
    王耘籽硕士研究生林业2020-2023
    李雪飞硕士研究生林业2020-2023

    陈帅威

    本科生

    严家显班(林学)

    2017-2021

    复旦大学硕士生

    王晓芳

    本科生

    生态学

    2017-2021

    武汉大学硕士生

    庄小灵

    本科生

    生态学

    2017-2021

    福州云开学校教师

    罗欣玥

    本科生

    生态学

    2017-2021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生

    刘慧博

    本科生

    生态学

    2017-2021

    厦门大学硕士生

    张鑫源

    本科生

    生态学

    2017-2021

    云南大学硕士生

    尉鹏燕

    本科生

    生态学

    2017-2021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生

    姚成硕

    本科生

    严家显班(林学)

    2018-202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硕士生

    张邦裕

    本科生

    生态学

    2018-2022

    云南大学硕士生

    尚李华

    本科生

    生态学

    2018-2022

    海南大学硕士生

    周心旎

    本科生

    生态学

    2018-2022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

    饶惠玲本科生林学2019-2023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生
    徐乾乐
    本科生林学2019-2023福建农林大学硕士生
    包小春本科生林学2019-2023福建农林大学硕士生



    2、现指导学生:

     

    学历类别

      

    年级

     

    胡金涛

    博士研究生

    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2021

    一导吴承祯教授

    蔡丽雅博士研究生森林经理2023

         

    硕士研究生

    森林培育

    2021

     

         

    硕士研究生

    自然地理学

    2021

     

    杨胜钰

    硕士研究生

    自然地理学

    2021

     

    吴玲鑫

    硕士研究生

    自然地理学

    2021

     

    赵    

    硕士研究生

        

    2021

     

         

    硕士研究生

    林木遗传育种

    2022

     

    蒋丽娟

    硕士研究生

    林木遗传育种

    2022

     

    杜云爽

    硕士研究生

        

    2022

     

    郑兆亮

    硕士研究生

        

    2022

    一导吴承祯教授

    徐乾乐

    硕士研究生

        

    2023

    一导吴承祯教授

    包小春

    硕士研究生

        业

    2023

     

    刘浩蓝硕士研究生森林培育2023
    丁珊珊硕士研究生林木遗传育种2023
    何   祝硕士研究生自然地理2023
    林芷惠硕士研究生人文地理2023

    陈   

    本科生

    严家显班(林学)

    2020

     

    余雯静

    本科生

    严家显班(林学)

    2021

     

    温昕怡

    本科生

    严家显班(林学)

    2021

     










  • 研究领域


    人工智能表型组在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管理的应用


            高通量、大规模及稳定的林间表型采集及分析方法一直是制约林业精准和智能化研究的瓶颈。课题组以生态脆弱区和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以野外采样为基础,结合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快速收集高通量数据,系统分析植被恢复与演变机制,深入探讨环境异质性下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并融合人工智能算法,力求快速准确评估森林的健康状况,为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管理提供可靠信息来源。



    沿海防护林树种木麻黄的种质创新:


     更新障碍是现今东南沿海防护林主栽树种木麻黄可持续经营面临的最大难题,也关乎我国生态海岸的建设。课题组综合利用多组学(表型组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与微生物组学)协同,从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功能基因挖掘以及土壤与共生微生物驱动方式等方面着手,深入开展优异种质的筛选与创制以及微生物菌剂的开发与应用,以期从种质创新与定向栽培两方面有效改善木麻黄的更新障碍问题。




    开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森林生态学》

    研究生课程:《森林生态系统理论与应用》

    科研项目

    2021-20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人工智能引导多组学协同探讨木麻黄解磷微生物功能与机制的研究(32071753),58万,主持

    2021-20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自然演替植被对泥石流流域失稳性坡面的适应及固土作用机理研究(42071132),55万,第二参与人

    2015-2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连载障碍中化感物质对木麻黄幼苗毒害的机理及内生真菌拮抗功能研究(31400533),26万元,主持

    2013-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地震灾区受损植被-土壤系统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41201564),25万,第二参与人

    2014-2016,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内生真菌对宿主木麻黄化感作用的影响研究(2014J01074),3万元,主持

    2019-2021, 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市场主导性重点科技项目,东南沿海丘陵地区普通公路路域生态环境修复关键技术研究(201823),93万,主持


    论文著作

    近年科研论著(*通讯作者,#共同第一作者):


    Lingxin Wu, Shuang Liu, Wenjing Yu, Xisheng Hu, Jian Li*. What are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ynamics of forest edge? An application of a new forest edge index in the southeast of China[J]. CATENA, 2024, 240: 108009.Lingxin Wu, Shuang Liu, Wenjing Yu, Xisheng Hu, Jian Li*. What are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ynamics of forest edge? An application of a new forest edge index in the southeast of China[J]. CATENA, 2024, 240: 108009.

    Lingxin Wu, Shuang Liu, Wenjing Yu, Xisheng Hu, Jian Li*. What are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ynamics of forest edge? An application of a new forest edge index in the southeast of China[J]. CATENA, 2024, 240: 108009.(中科院1区)

    Jian Li#, Lan Xiao#, Jonathan D. Bakker, Qinghu Luo, Hang Yu, Jianzhao Wu, Songyang Li, Loretta Pedersen, Can Chen, Tao Hong, Han Lin, Daojie Wang, Yongming Lin*. Landslide-impacted soils recover faster biologically than chemically or physically, though recovery also varies with forest type in subtropical China[J]. Soil & Tillage Research, 2023, 225: 105529. (中科院1区)

    Bizhi Wu#, Anjie Liang#, Huafeng Zhang#, Tengfei Zhu, Zhiying Zou, Deming Yang, Wenyu Tang, Jian Li*, Jun Su*. Application of conventional UAV-based high-throughput object detection to the early diagnosis of pine wilt disease by deep learning[J].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21, 486: 118986. (中科院1区)

    Tengfei Zhu#, Wenyu Tang, Delan Chen, Jian Li*, Jun Su*.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efficient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domain from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J].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2021,48:257-259. (中科院1区)

    Yu Cui#, Jian Li#, Aimin Chen, Jianzhao Wu, Qinghu Luo, Loretta Rafay,Jingwen He, Ying Liu, Daojie Wang, Yongming Lin*, Chengzhen Wu. Fractal dimensions of trapped sediment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can reveal sediment retention ability of common plants in a dry-hot valley[J] Catena, 2019,180:252-262#Co-First author(中科院1区)

    Jian Li#, Shuang Liu#, Tao Hong, Weibin You, Xisheng Hu*. Does leakage exist in Chinas typical protected areas? Evidence from 13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2, 29, 68226836.

    J. Li, Y. Liu, J. Wu, J. He, Y. Cui, Q. Luo, D. Wang, L. Pedersen, Y. Lin*. Plant morphological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combined with elevation and aspect influence phytogenic mound parameters in a dry-hot valley[J].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21,76(2):142-152

    Jian Li#, Qing Zhao#, JinPeng Huang#, JiaYu Jia, TengFei Zhu, Tao Hong*, Jun Su*.The functional microbiota of on and offyear moso bamboo (Phyllostachys edulis) influen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mboo pest Pantana phyllostachysae[J].BMC Plant Biology ,2022,22:307

    Xiaodan Zou, Anjie Liang, Bizhi Wu, Jun Su*, Renhua Zheng*, Jian Li*.UAV-Based High-Throughput Approach for Fast Growing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Cultivar Screening by Machine Learning[J] Forests,2019,10,815

    Jian Li, Jingwen He, Ying Liu, Daojie Wang, Loretta Rafay, Can Chen, Tao Hong,Hailan Fan , Yongming Lin*.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of Multi-Scale Damaged Vegetation in the Wenchuan Earthquake-Affected Area, Southwest China[J]. Forests,2019,10,195

    F. Long, Y.M Lin, T. Hong, C.Z. Wu, and J. Li*. Soil sickness in Horticulture and Forestry: A Review[J] Allelopathy Journal.2019,47(1): 57-72

    F.Long,B.B.Xie,A.J.Liang,Y.Liu,Y.M.Lin,C.Chen,T.Hong,W.Hong,C.Z.Wu,J.Li*.Replant problem in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L.: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llelochemicals from its roots[J].Allelopathy Journal.2018,43(1):73-82

    赵洋,余雯静,何易蔓,余春霞,吴承祯,李键*.套种南方红豆杉对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影响[J/OL].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14[2024-04-11].https://doi.org/10.19675/j.cnki.1006-687x.2023.05022.

    杨胜钰,余雯静,何易蔓,朱清波,吴承祯,林晗,李键*.3株解磷菌对杉木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62(05):865-872.

    李冠军,陈珑,余雯静,苏亲桂,吴承祯,苏军,李键*.固体培养内生真菌对土壤盐胁迫下木麻黄幼苗渗透调节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3,47(06):804-821.

    陈瑶,余雯静,陈珑,郭汝凤,吴承祯,李键*.基于同质园的不同品种茶树叶性状变异及经济谱[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29(03):720-729.

    张邦裕,冯清玉,薛烨,柳冬香,赵朝辉,闫淑君,李键*.福州普通公路主要绿化树种重金属的累积特征、季节变化及来源[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28(05)1199-1208

    李雪飞,陈珑,饶惠玲,李键*,闫淑君,吴承祯,杨环玲.5种丛生竹叶片光响应曲线拟合模型比较[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2,31(2):88-90.

    赵君,饶惠玲,冯清玉,黄伟,吴承祯,李键*.一株南方红壤区杉木根际高效解钾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培养条件优化[J].林业科学研究,2022,35(1):172-181.

    赵君,饶惠玲,王耘籽,黄伟,吴承祯,李键*.红壤区杉木根际高效解磷菌的筛选、鉴定及培养条件优化[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61(1):112-121.

    李冠军,梁安洁,姚成硕,林勇明,李键*.盐胁迫对木麻黄内生真菌固体培养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28(1)135-142.

    赵青,刘爽,陈凯,王世君,吴承祯,李键*,林勇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甜槠天然林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1,41(13):5328-5339

    李键*,刘鑫铭,姚成硕,宫欢欢,吴承祯,范海兰.武夷山国家公园不同林地土壤呼吸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1,41(9):3588-3602

    陈佳,姚成硕,林勇明,吴承祯,李键*.武夷山林地土壤酶活性差异及土壤肥力质量评价[J].山地学报,2021,39(2):194-206

    赵青,刘爽,陈燕菲,吴承祯,范海兰,林勇明,李键*.武夷山不同林龄甜槠林土壤呼吸特征及影响因素.生态学报,2021,41(6):2326-2338

    赵青,刘爽,冯清玉,吴承祯,范海兰,林勇明,李键*.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优势种对土壤呼吸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27(1):62-70

    刘鑫铭,饶惠玲,丁新新,郭汝凤,吴承祯,林勇明,李键*.不同混交类型对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呼吸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27(1):71-80

    刘鑫铭,郭汝凤,刘奕,林勇明*,吴承祯,李键*.内生真菌侵染对化感物质胁迫下木麻黄幼苗根系活性氧代谢及保护酶系统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 2020, 56 (9): 1985-2006

    李建鹃,罗扬,周柳婷,白莹,李键*,吴承祯.连栽木麻黄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J].森林与环境学报,2020,40(1):9-15.

    李冠军,吴承祯*,梁安洁,洪滔,陈灿,谢安强,洪伟,林勇明,李键*.内生真菌对杉木人工林下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8(3):366-374.

    李冠军,刘鑫铭,梁安洁,林勇明*,李键*.两株木麻黄内生真菌代谢产物对NaCl胁迫的响应[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25(4):902-908.

    李冠军,梁安洁,洪滔,林勇明,吴承祯*,洪伟,林晗,李键*.内生真菌对杉木凋落叶质量损失和养分含量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8,24(6):1211-1220.

    梁安洁,龙凤,洪滔,林勇明,陈灿,谢安强,吴承祯,洪伟,李键*.槲皮黄素-3-α-阿拉伯糖苷胁迫下内生真菌对木麻黄幼苗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8,24(4):797-804.

    龙凤,洪滔,林勇明,谢安强,吴承祯,洪伟,李键*.2种化感物质胁迫下内生真菌感染对木麻黄幼苗小枝活性氧代谢和清除系统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6,22(3):462-472.



    教学论著(*通讯作者):


    李键,许健松,洪滔.“双万计划”背景下校企基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和效果[J].武夷学院学报,2022,41(09)87-93.

    范海兰,陈灿,李键*.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生态环境类课程讨论的设计和组织[J].武夷学院学报,2021,40(6):95-99.

    李键,许健松,洪滔,陈灿,林勇明,游巍斌,吴承祯.以“换位对话”为主的互动教学模式在课堂讨论中的应用与效果[J].武夷学院学报,2020,39(12):92-98.

    李键,洪滔,范海兰,林勇明,陈灿,林晗,洪伟,吴承祯*.《生态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8):208-210.





    科技成果


    科研奖项:

    雷公藤离体培养与高频植株再生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2012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三

    发明专利:

    键,龙凤,洪滔,林勇明,谢安强,一株在高盐环境下增加木麻黄生物量的内生真菌Z12021.8,中国,发明专利,ZL201911360725.0

    李键,龙凤,林勇明,洪滔,陈灿,一株在高盐环境下增强木麻黄抗氧化能力的内生真菌Y62021.7,中国,发明专利,ZL201911358754.3

    李键,赵朝辉,胡喜生,王爱军,林勇明,一种生态边坡防护挡墙,2021.4,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2021413965.0

    李键,梁安洁,林勇明,洪滔,范海兰,一株在低磷条件下促进木麻黄生长的内生真菌J12,2021.3,中国,发明专利,ZL201911358752.4

    李键,林凤莲,吴承祯,林勇明,洪滔,林晗,一株能吸附铜离子的植物根际真菌F25及其应用,2020.12,中国,发明专利,ZL201910585045.2

    李键欢,吴承祯,林勇明,洪滔,林晗,一种能促进木荷磷吸收的内生真菌,2020.11,中国,发明专利,ZL201910584568.5

    ,徐欢,吴承祯,林勇明,洪滔,林晗一种能提高木荷光合作用的内生真菌,2020.11,中国,发明专利,ZL201910585044.8

    李键,徐欢,吴承祯,林勇明,林晗,洪滔,一种能在低磷环境下促进木荷苗高及地径增长的内生真菌,2020.8,中国,发明专利,ZL20190584574.0

    ,林晗,周艳芬,陈灿,谢安强,范海兰,一株能促进台湾相思生物量增长的内生真菌,2019.6,中国,发明专利,ZL201610452938.6





您是第10 位访问者